开户行:哈尔滨银行大直支行
开户名:哈尔滨市南岗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
帐 号:1208011922504468
哈尔滨市南岗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
地 址: 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庆街67号
电 话: 0451-82288806
厚植民意基础 助力全面小康
——学习《慈善法》的几点认识和体会
哈尔滨市南岗区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 王建梅
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《慈善法》历经十余年孕育,终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出台,这是我国实现“开门立法”的又一典范。《慈善法》的落地既是营造大爱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,也是抑制贫富差距拉大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。这一次能将普通百姓的慈心善举上升为国家意志,可以说,《慈善法》开启了我国依法“善”治的新时代,标志着“两个文明”建设取得了新成果,必将成为推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。
一、必须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崇德向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,是推动我国慈善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。慈心是德。善的源泉在内心。早在西汉末年,我国民间就广为推崇“慈心善德”之行为,虽然尚未形成理论层面的高度,但是这种“慈心德行”经过代代传承,久成炎黄子孙尊崇的人生信仰,时至今日“厚德载物”“德行天下”等思想操守积淀成民族品行的基因,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,成为当代中华儿女人生追求的精神高地。善举是责。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。善良是人的天然品行。生活在瞬息万变的社会里,善举不仅是个人修行,也是社会责任。今天“我为人人”明天“人人为我”,这是社会大爱的本,也人类进步的源。募捐是法。建设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,是现阶段共奔小康的奋斗目标。当前,贫富差距有制度化、稳定化的趋向,一些贫者从崭时贫困走向跨代贫困。构建长治久安的和谐社会,慈善既是自愿行为,同时又是公民责任和国家使命。
学习贯彻《慈善法》,就要把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”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。要厚植民意基础。“子贡问政”的启迪和警示意义不能断崖。诚信是人心工程,是最大的民意。近年来,我国个别慈善组织亵渎民心、肆弄民意,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对慈善事业的信任和感情。构筑牢固的民意基础必须激扬清风正气,共塑社会公信,坚持从我做起,从举手之劳抓起,把小事做实,把实事做好,把好事做久,一点一滴重构诚信体系民心工程。要培育发展潜力。可以预料,《慈善法》的出台将会带来慈善“市场”的繁荣,同时也要防止泥沙俱下的现象。必须依法打击以“慈善”之名,行“败善”之事。要对长期以来支持慈善事业的爱心企业、社会贤达、青年志愿者等给予政策倾斜和创业优惠,褒奖长期以来默默奉献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,积极营造人人向善、倾心为善的浓厚氛围。只有杜绝“伪慈善”,才能凝聚正能量,推动慈善事业大发展。
二、必须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给合起来。